理財從個人目標開始

genius | 01/10/2018
理財從個人目標開始 cover-img

經常聽到身邊朋友希望養成儲蓄習慣。每次談及儲蓄問題時,筆者便會先問問對方一個問題:
「究竟你為乜野而儲蓄?」
個人目標與理財計劃
其實這條問題的本意是:必先了解自己的個人目標,任何理財計劃才變得有意義。而儲蓄,亦應只是整體理財計劃的一部份而非全部。
這條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。例如有些同學的個人目標是到外地Working Holiday見識世界,儲蓄的目的便是支付到外地生活的旅費;如果目標是考公開考試,儲蓄目的便是支付考試費用以及一切學習開支。如果儲蓄目標是應付突發開支,儲蓄的目標是備用金足以應付突發開支及往後6個月的消費。
因此,在計劃儲蓄前,同學必先了解自己個人目標。始終,理財只是一種工具或過程,幫助同學達成個人目標。沒有明確個人目標,理財計劃沒有存在的基礎。
每次談及儲蓄與消費的關係,筆者便會想起以下這個故事:
女:你抽煙嗎?
男:抽。
女:每天多少包?
男:大約三包。
女:每包多少錢?
男:十英鎊(約一百元港幣)。
女:你抽煙多久了?
男:十五年。
女:所以這些年來每年你抽煙就花了一萬零九百英鎊。
男:正確。
女:一年一萬零九百英鎊,不考慮通貨膨脹,過去的十五年裡,你抽煙總 共花了十六萬三千五百英鎊對嗎?
男:嗯!
女:那你知道嗎?如果你沒有抽煙,把 這些錢放在一個高利息的儲蓄賬戶 裡,按複息計算。你現在能買一輛法拉利跑車了。
男:妳抽煙嗎?
女:不!
男:那……妳的法拉利呢?
很多人只當以上故事是一個笑話看待,卻沒有考慮箇中道理。有讀過經濟學的同學都有聽過「收入效應」,當減少支出時,間接增加的收入實際上會流向其他方面的消費,因此並不會做成等量的儲蓄增加。由此可見,儲蓄的學問並不是單純「一加一」的等值數學問題,而是滲雜著主觀心理因素。
如果故事中的男人並沒有購置法拉利的目標,因戒煙多出的收入只會流向其他開支而不是儲蓄目的。
因此,個人目標為主,理財計劃為副,先認清目的,再想辦法達到。
一切從消費入手
從個人理財的角度,收入等於儲蓄加消費。
因此,非常簡單地,當期儲蓄等於當期收入減去消費。
在收入沒有辦法增加的情況下,為了增加儲蓄,很合理地我們會減少消費。
最簡單減少支出的方法便是食少一兩餐飯(最常見發生係女仔身上)。然而,食少一兩餐飯卻非常不健康,對身體的損耗往往得不損失。消費是維持生活必需,減低消費必定會減低生活質素。更甚者,如果沒有明確個人目標,為了儲蓄而減低現時消費,只會做成生活質素下降,此舉並不見得明智。
不過,如果沒有辦法增加收入的話,減少支出的確是唯一辦法。然而減低支出亦有先後次序,根據經濟學的「邊際報酬遞減定律」,的確有一些消費對生活質素影響並不顯著而可減少。同學仔需要決定減少那一類型支出對生活影響最低。
就像故事中的男主角,如果真的想要一架法拉利,他便需要食少幾包煙,而不是食少幾餐飯。
因此如要決定減少那一類支出,同學仔有必要記錄低平日消費,以供日後作分析。
下集再跟大家介紹記錄消費的方法,以及簡單消費模式的分析。

披露聲明:筆者為金管局註冊之人士,可從事下列受規管活動:證券交易、就證券交易提供意見。
uFinance 致力協助大學生享有一個精彩的大學生活!
同樣身為大學生,我們理解那種有許多難得的機會,卻經濟上不允許的掙扎。好多學生因為手頭緊,而錯失了學術會議、出國交換、抑或是畢業旅行,這樣錯過便不再有的人生經驗。我們是大學生的財務支援平台,在大學生在最需要的時候,助你一臂之力!

    大專生很多時候急需資金周轉交學費,但政府學資處的貸款計劃又未能及時批核。因此,uFinance 根據過往同學們的良好還款紀錄,不斷簡化申請程序,申請只需「學生證+身份證」,申請成功率高達95%,全程網上快捷辦妥,貼合同學需要。

  • 滿足不同經濟需要:交學費、交Hall Fee、還卡數、買電腦、學車、創業
  • 任何本地大專院校學生均可申請
  • 申請只需2份文件(學生證+身份證),毋需收入證明
  • 月平息一律低至 0.84%*
  • 最快即日批核
  • 全程網上申請貸款及確認過數
  • 隨時提早還款,0手續費0罰息

Load more